Author: MCT

  • 软硬结合深度集成理想星环OS,MCT构建高可靠姿态与定位能力

    软硬结合深度集成理想星环OS,MCT构建高可靠姿态与定位能力

    2025年8月3日,MCT毫厘智能受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并在由理想汽车主办的分论坛“开源赋能:空间机器人时代的汽车设计”上发表主题演讲。作为理想星环OS开源生态首批合作伙伴之一,MCT副总裁孙海鹏以《数据驱动、软硬结合,共建理想星环OS Location SDK》为题进行分享,系统阐述了MCT在构建高可靠的姿态感知与绝对定位方面的技术路径与生态价值。 在本次大会上,理想汽车介绍了其开源车载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Li Auto Halo OS),该平台正通过开放架构构建协同生态,吸引产业链多方参与。MCT作为核心生态合作方,承担了Location SDK模块的软硬件标准化建设任务,已将自研的车规级GNSS芯片模组MOJANDA、车规级IMU模组SUMACO以及REVENTADOR组合导航算法平台深度集成至理想星环OS平台,向生态伙伴提供统一封装、即插即用的标准化模块能力。 打造面向复杂场景的高可靠定位能力体系 孙海鹏在演讲中指出,面向VLA(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驱动下的智能时代,传统的“单一技术点”空间感知方式已难以满足多样化、复杂化的场景需求,系统对姿态感知和绝对定位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精准,更必须具备高度可靠性、稳定性及快速适配能力。尤其在城区高架、隧道、遮挡等复杂环境下,连续性和鲁棒性成为影响整个系统可用性的关键。 为此,MCT围绕“数据驱动、软硬结合”理念,构建了面向量产部署的姿态感知和绝对定位技术体系: 上述能力已实质性融入理想星环OS平台,并完成量产级标准封装。 为理想星环OS生态带来三大关键价值 MCT所提供的车规级姿态感知和绝对定位能力,成为理想星环OS平台感知能力的重要支撑模块,为整车企业与生态伙伴提供了可靠、标准、高效的系统方案,具体实现以下三大价值: 模块化 SDK 与 Demo 工具链即插即用,化繁为简、快速上手,帮助方案商与车厂降低 40% 集成成本。 支持原厂适配、仿真联动与自动化路测,测试效率提升达 50%,验证更快、上车更稳。 构建“开发-测试-部署”一体化流程,将整车适配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 1个月,加速从原型走向量产。 构建平台生态基础能力,MCT推进标准化融合进程 当前,MCT作为理想星环OS平台“Location SDK”方向的唯一合作伙伴,已全面完成软硬件能力在理想星环OS系统中的深度集成:MOJANDA车规级GNSS模组、SUMACO车规级IMU模组作为系统推荐参考设计,配合REVENTADOR组合导航算法,构成一体化感知能力模块,助力平台建立稳定可靠、具备跨场景通用性的姿态感知与绝对定位能力体系。同时,配套的中间件接口、调试工具链也已完成与理想星环OS系统标准的适配与验证,为开发者提供从嵌入式接入到系统集成的完整路径。 围绕理想星环OS在能力标准化与工具体系建设上的工程实践,MCT正协同推进自身模块的接口级开放与工具链适配工作: 未来,随着理想星环OS向多元“空间机器人”拓展,MCT也将继续深化姿态感知和绝对定位的标准化建设,以全栈式车规级技术能力持续输出可靠、高性能、易规模化的空间智能解决方案,共同推动AI时代下的智能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携手打造更加开放、协同的空间智能未来。

  • MCT亮相2025智能辅助驾驶大会:VLA时代需要怎样的姿态感知与绝对定位?

    MCT亮相2025智能辅助驾驶大会:VLA时代需要怎样的姿态感知与绝对定位?

    2025年7月22日,MCT毫厘智能受邀出席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感知融合专场”。公司业务总监胡洋以《软硬结合、AI赋能,支撑VLA时代的可靠可信姿态感知和绝对定位》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围绕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核心挑战,系统阐释了MCT组合导航方案的软硬一体能力布局,并强调:“可靠感知能力将成为未来智能驾驶架构持续演进的关键支撑。” 从当前刚需到未来支撑:姿态感知与绝对定位的重要性 随着城区辅助驾驶不断深入落地,系统在“我在哪”“我面朝哪里”这两个基础空间问题上的判断能力,直接影响整车的运行可靠性与决策安全性。GNSS信号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常受遮挡,传统感知方式难以保障路径与姿态的连续解算。同时,智能驾驶系统正在从图像识别、控制响应,迈向多模态理解与自主行为规划的新阶段。 在这一趋势下,姿态感知与绝对定位成为支撑智能驾驶架构稳定运行的底层能力。胡洋指出,VLA(Vision-Language-Action)架构融合视觉、语言理解与动作生成,其智能行为的前提,是持续、稳定的空间状态输入。 在这一过程中,IMU与GNSS的协同作用成为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二者融合,构成稳定、连续的多源感知输入体系,为AI系统提供可靠的时空理解能力。 软硬协同三平台,构建可靠感知体系 为应对“感知不连续”“场景易失效”“部署难协同”等行业普遍挑战,MCT构建了由惯性模组、卫星定位模组、算法平台三大核心产品协同支撑的组合导航解决方案,覆盖从器件级到系统级的软硬协同,形成闭环式“可靠感知”技术体系。 动态感知的关键节点,承载姿态与位置的连续解算能力。 SUMACO系列支持多种部署形态,涵盖独立ECU、IMU BOX、域控集成等配置,具备高频率输出、车规级稳定性及全温域标定能力,已获得多家主机厂平台级量产定点。 车规级厘米级高精定位的技术核心,打通芯片、模组与算法协同路径。 MOJANDA车规级芯片支持三频GNSS与原始观测量输出,兼容RTK、PPP、INS融合算法,具备高集成度、低功耗与国产可控优势,已广泛部署于量产平台。 连接数据与智能的桥梁,融合GNSS、IMU与多源感知,为软硬协同注入算法驱动力。 平台支持卫星定位、紧耦合、深耦合与多源融合,在复杂场景中实现从PVT到INS的稳定解算,结合自研工具链,实现模块化调优与高效部署。 “可靠”不仅是精度,更是持续稳定 胡洋强调,MCT对“可靠”的定义,不止于某一项精度指标的领先,而在于全链路工程体系的稳定性、适应性与可持续性。除了传统CEP68、CEP95等指标,MCT也在项目实践中持续探索更贴近真实工况的兜底能力评估体系,用于验证组合导航系统在极限环境中的表现。 实际项目测试结果表明,MCT解决方案在关键工况中表现优异: 目前,该组合导航方案已在多个主机厂量产平台落地应用,支撑L2+、NOA、机器人等多类载体在城市级复杂环境中的高可靠运行。 支撑AI感知与决策:让系统理解空间 从感知物体到理解空间,智能驾驶正逐步迈向真正的“具身智能”阶段。姿态感知与绝对定位将成为AI系统理解世界的空间入口。 MCT将继续坚持“数据驱动,软硬结合”的战略,围绕定位与姿态两大核心能力持续演进,以全栈式组合导航方案,为AI架构的可靠运行提供稳定的空间状态输入,推动空间智能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

  • MCT M1模组获AEC Q104认证,完成车规级系统验证闭环

    MCT M1模组获AEC Q104认证,完成车规级系统验证闭环

    2025年6月,MCT毫厘智能宣布,旗下M1车规级卫星导航系列模组顺利通过全球权威认证机构SGS的AEC Q104认证。这标志着MCT完成了从芯片级(AEC Q100)到模组级(AEC Q104)的全链路车规级质量验证,构建起从芯片到模组的车规级质量闭环,进一步夯实MCT在空间智能领域的系统化能力基础,特别是在城区辅助驾驶与具身智能等复杂场景中的可靠性支撑。 M1系列模组脱胎于MCT全栈自研的MOJANDA车规级芯片平台,是其系统级演进的重要落地形式。此前,MOJANDA芯片已通过AEC Q100认证,达成车规级核心器件的质量标准。本次M1模组通过AEC Q104认证,代表了MOJANDA平台在整模组层面同样达成车规级要求,标志着MCT完成了空间智能产品从核心器件到系统化模组的技术闭环。 AEC Q104作为模组级车规标准,聚焦产品在温度冲击、机械振动、电磁干扰等极端工况下的长期稳定性。MCT在软硬件协同设计、车规制造工艺与一致性控制方面的技术积累,使M1模组顺利通过全项测试,是MOJANDA芯片平台迈向系统化落地的关键成果。 除了在城区辅助驾驶中的广泛应用,M1模组也面向具身智能设备提供精准的空间感知能力,涵盖两足机器人、移动智能体、室内外协作机器人等多种新兴形态。其高集成度、高鲁棒性和低功耗特性,使其在动态感知、路径规划、自主控制等关键任务中具备天然适配性,成为支撑下一代智能机器空间理解与行为决策的核心基础模块。 M1模组的认证不仅是MOJANDA芯片家族车规级体系的延展,也标志着MCT在“芯片—模组—平台”技术路径上的稳步推进。未来,MCT将持续深化空间智能核心能力,服务于城区辅助驾驶与具身智能终端的规模化落地,推动空间感知能力从精准走向智能,为智能系统构建更强的实时决策基础。

  • 端午安康 · 粽享美好
  • 致敬平凡,致敬伟大!
  • MCT毫厘智能进入高阶智驾IMU产品规模化供应新阶段

    MCT毫厘智能进入高阶智驾IMU产品规模化供应新阶段

    2025年3月31日,MCT毫厘智能在江苏常州武进区智能智造中心举办“SUMACO MA5量产供应仪式”。此次量产项目启动仪式标志着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规级惯性测量单元(IMU)SUMACO MA5正式进入规模化供应阶段,该产品通过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严苛的车规认证,目前已搭载于其新一代智驾车型。作为智能驾驶产业链的重要一环,MCT毫厘智能通过此次量产突破,正式跻身高阶智驾前装量产供应商行列,为后续拓展各大主机厂客户奠定关键基础。 硬核实力:车规级IMU模组的“高阶通行证” 车规级IMU模组量产是智能驾驶领域的“高阶通行证”。SUMACO MA5严格遵循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等级,出厂全温标定,其核心指标——包括陀螺仪零偏不稳定性(Allan)(<2°/h)、陀螺仪全温零偏(<0.1°/s)及加速度计全温零偏(<0.03mg)——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产品采用三轴MEMS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集成设计,支持域控SOC的SDK深度集成,可无缝适配舱驾一体化平台,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全天候、全场景的高精度姿态感知能力。 过去,行业内普遍需要3到5年甚至更长的周期,才能完成一款车规级核心部件从研发到通过严格认证的全过程。而MCT毫厘智能自2023年中开始,仅用21个月不到时间即获得包括IATF16949、ISO9001、ISO14001、ISO45001在内的全套车规级制造资质认证,并在期间完成多家头部主机厂硬件项目定点。在车规级产线量产调试及项目交付的过程中,MCT毫厘智能经历了对周围环境细微震动的识别整改、自动化组装产线的3D视觉应用优化、8层工装系统稳定运行攻坚、域控IMU数据同步延迟解决等大小战役,以业界罕见的“MCT速度”——7个月(2024年8月至2025年3月),高质量量产交付乘用车高阶智驾IMU模块。背后凝聚着工程师的创新智慧、奋斗不息的精神,以及客户与合作伙伴的深厚信任。 MCT毫厘智能总裁金水祥表示:“车规级IMU产品量产是技术能力、质量体系、供应链管理及智能制造的四重考验。MA5的量产证明我们已具备产品研发、算法工具链到规模化交付的全栈能力。未来三年,SUMACO系列将覆盖L2-L4级别智驾需求,为高阶智驾的规模化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智造升级:IMU模组全自动化标定产线构建技术自主化路径 MCT毫厘智能SUMACO IMU模组标定产线以“高精度制造+智能标定”为核心,打造覆盖核心工艺的技术闭环体系。产线集成三大能力模块: 战略升级:SUMACO系列产品线全面发力 MCT毫厘智能以SUMACO MA5量产为契机,全面升级SUMACO产品战略布局,加速构建面向空间机器人时代的全栈技术体系: 作为智能驾驶的核心感知单元,SUMACO系列产品通过IMU芯片与多源融合算法的协同进化,持续夯实车辆姿态感知的精度与可靠性:在复杂场景中实现可靠定位能力同时,依托深度融合技术拓展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边界,为L2-L4级智能驾驶提供全天候感知保障。该产品矩阵的量产供应,标志着MCT毫厘智能”芯片-模组-算法”三位一体的技术进一步贯通,解决方案既可满足车企定制化开发需求,又可通过标准化、开放、可复制的算法工具链模式,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伙伴提供Tier2级核心零部件供应方案。 目前,公司已与多家主流车企及Tier 1启动技术对接,SUMACO系列产品可适配各种高阶智驾功能。诚邀主机厂客户与合作伙伴关注产品动态,共探合作机遇,携手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普惠化。MCT毫厘智能将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可靠、更安全、更精准的量产定位解决方案,为高阶智驾的规模化落地贡献力量。

  • MOJANDA车规级卫星导航系列芯片荣获AEC-Q100 Grade2认证

    MOJANDA车规级卫星导航系列芯片荣获AEC-Q100 Grade2认证

    2025年2月13日,MCT毫厘智能旗下MOJANDA全栈自研车规级北斗高精度定位系列芯片顺利通过了全球权威认证机构SGS的AEC-Q100 Grade2认证。这一认证的获得,标志着MOJANDA系列芯片在车规级标准下的卓越表现。 MOJANDA系列芯片是MCT的核心产品之一,为MCT全栈自研,具备从射频、模拟、SOC、基带到车规级设计、算法及运营的全栈能力,确保了从底层硬件到高层应用的整合优化。其基于“软硬结合”的设计理念,MOJANDA在功耗、性能和面积(PPA)方面实现业界领先,深度定制的RISC-V平台更使得定位计算性能大幅提升,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率。支持全系统全频点,包括北斗、GPS、Galileo及GLONASS等,具备可靠、精准的定位体验,特别是在单北斗环境下具有业界最优性能表现。产品片上集成自研定位算法,确保在复杂城市环境、开放郊区等各类应用场景下的固定率和精准度领先于行业标准,进一步推动了空间智能技术在智能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共享单车、智能割草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满足各种终端设备和复杂场景的高精度定位需求。 此次获得AEC-Q100 Grade2认证,MOJANDA芯片的高适应性、抗干扰能力以及长期稳定性得到了行业的权威认可。AEC-Q100 Grade2认证要求芯片具备更高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确保其在复杂多变的车载环境中,依然能保持精准稳定的表现。MOJANDA系列芯片在高温、振动等极限条件下,依旧能够提供可靠、安全、精准的定位服务,这对于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此次认证不仅意味着MOJANDA芯片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得了权威的背书,也为MCT在未来智能驾驶及汽车电子产业中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车规级标准的不断提升,MCT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提供更可靠、更安全、更精准的空间智能解决方案,以应对智能驾驶时代的挑战。

  • 正月十五,闹元宵!
  • 坚持科技/产业双创新,沈东书记调研MCT毫厘智能

    坚持科技/产业双创新,沈东书记调研MCT毫厘智能

    2025年2月7日,常州市武进区区委书记、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沈东带队走访调研MCT毫厘智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倾听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诉求。此次调研还包括区领导徐俊、叶青的参与。 沈东书记在调研中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正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面对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MCT毫厘智能应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持续增强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突破。他强调,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引育,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聚焦市场需求,创新应用场景,为全球市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在谈到武进区的支持举措时,沈东书记表示,武进区将全力支持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布局、政策供给、项目引进、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推动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提升,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沈东书记特别鼓励MCT毫厘智能在“车规级高精度定位芯片”等关键空间智能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拓展国际视野,抢占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他表示,武进区将与MCT毫厘智能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企业技术研发、产品服务与运营管理的持续创新与优化,助力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稳步崛起,塑造响亮的品牌形象。 在与企业的座谈中,MCT毫厘智能管理层对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 2025,灵蛇启航 · 大有可为
  • MCT总裁金水祥阐述公司国际化战略,助力智能网联产业全球化布局

    MCT总裁金水祥阐述公司国际化战略,助力智能网联产业全球化布局

    近日,MCT毫厘智能总裁金水祥先生应邀出席由盖世汽车主办的“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并参与了主题为“高端对话:共建生态,打造高效、协同、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的圆桌讨论。大会汇聚了汽车产业链各方精英,大家围绕智能汽车供应链的全球布局及创新协同展开了深入交流。 作为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技术供应商,MCT毫厘智能的国际化战略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金水祥总裁在会上分享了MCT的出海思路——“跟着走 + 自己走”,这也是公司全球布局的重要方向。 跟着走,携手本土车企开拓国际市场 金水祥总裁表示,MCT专注于空间智能芯片与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GNSS定位芯片模组和IMU技术。作为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的底层技术供应商,MCT将继续紧随中国本土车企的全球化步伐,与车企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跟着走”不仅是配合车企的国际化需求,更是与车企一同走向全球,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自己走,开辟空间智能新应用领域 此外,MCT的技术并不限于智能驾驶领域。金水祥总裁提到,公司将持续拓展核心技术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智能设备等行业的应用,推动这些行业的空间智能化进程。“我们将在无人机、具身智能等多个领域开辟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借助自主创新技术,为这些行业带来更多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 供应链协同,推动产业升级 金水祥总裁还指出,随着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趋势的加速,MCT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进高效、协同、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我们将为智能网联产业的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持,并帮助更多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 通过此次大会,MCT毫厘智能进一步明确了全球战略方向,并为未来在国际市场的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空间智能的先行者,MCT将继续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推动智能化、网联化的未来。

  • 2025,新年快乐!